本站域名可出售转让,联系QQ:57780188
当前位置:godaddy老域名出售娱乐章瑞虹
章瑞虹
2023-10-17

章瑞虹个人资料

章瑞虹,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浙江绍兴人,1963年12月出生。1979年入浙江临海越剧团学艺,工小生,宗范(瑞娟)派。后成为剧团主要演员,兼任副团长。1984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学习,1987年毕业,转入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任主要演员,1990年并入上海红楼剧团。主演过《梁山伯与祝英台》、《李娃传》、《孔雀东南飞》、《风月秦淮》、《紫玉钗》、《梨香院》、《桃李梅》、《打金枝》、《孟丽君》等剧目。1982年获浙江小百花会演小百花奖;1988年获全国青年越剧演员大奖赛荧屏奖、全国戏曲广播演唱个人专题比赛一等奖、上海市第五届"白玉兰"奖戏剧表演艺术配角奖。她主演的越剧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获戏曲电视剧优秀奖。2001年因主演《梅龙镇》获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与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曾多次赴泰国和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演出。"白玉兰"戏剧表演奖获得者。越剧表演艺术家"范派"创始人范瑞娟先生嫡传弟子。其台风潇洒,扮相英俊,唱腔质朴淳厚,委婉自如。既得范派韵味真髓,又有独特个人魅力。为同代越剧女小生中之佼佼者。

章瑞虹人物简介

章瑞虹,一级演员,浙江绍兴人,1963年12月1日出生。1979年入临海越剧团学艺,工小章瑞虹生,宗范(瑞娟)派。后成为剧团主要演员,兼任团长。1984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学习,1987年毕业,转入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任主要演员,1990年并入红楼剧团。2011年出任上海越剧院红楼团团长一职。主演过《梁山伯与祝英台》、《李娃传》、《孔雀东南飞》、《风月秦淮》、《紫玉钗》、《梨香院》、《桃李梅》、《打金枝》、《孟丽君》、《风雪渔樵》、《梅龙镇》(获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等剧目。1982年获浙江小百花汇演小百花奖,1989年获全国青年越剧演员大选赛荧屏奖,全国戏曲广播演唱个人专题比赛一等奖,上海市第五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配角奖,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主演的越剧电视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获戏曲片优秀奖。曾多次赴泰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章瑞虹塑造角色

章瑞虹 师承范瑞娟的章瑞虹曾经主演过数十部大小剧目,如传统名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李娃传》、新编剧目《孟丽君》、《紫玉钗》、《恩与仇》等。这些戏或经范老师亲自传授,或自己模仿老师的表演风格,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循规蹈矩地一一学来。由于她学得像,唱得好,热情的越剧观众称她为"小范瑞娟"。在艺术上锐意进取的章瑞虹并不因此而感到满足了,她渴望进行新的尝试,塑造出适合今天戏剧审美时尚和现代观众欣赏趣味的新角色。由她自选题材、编导、并为她度身定作的新戏《梅龙镇》给了她一次宝贵的机会。

主要作品

范派剧目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

《李娃传》郑元和《孟丽君》皇甫少华

《孔雀东南飞》焦仲卿

《孟丽君》皇甫少华

《打金枝》郭暧

《桃李梅》鸿学勤

创作剧目

《七叶花》

《梨章瑞虹香院》

《风月秦淮》

《宝玉夜祭》 贾宝玉

《许仙祭塔》

《紫玉钗》

《梅龙镇》正德皇帝

《风雪渔樵》朱买臣

《青衫红袍》司马相如、李白等

《风雪渔樵记》朱买臣

越剧电视连续剧

《梁祝》

《李娃传》

《孟丽君》孟嘉龄

电影

《仇亲》

《台北刑警》

剧目介绍

《梅龙镇》

明朝正德皇帝因自幼生长宫廷,母后对其约束甚严,年少好动的少年天子向往宫外的自由生活,偷

《梅龙镇》正德皇帝

偷溜出皇宫,游历江南,在梅龙镇上结识了美丽活泼的酒家少女李凤姐。少男少女,一见钟情,正德和凤姐有了第一次的爱情萌动。正德因为惧怕皇太后干涉,把李凤姐藏匿于香山书院,结果还是被皇太后发现了,李凤姐被遣送回乡。正德思念凤姐心切,于是再次私下江南。皇太后也因为李凤姐产下了龙种而急赴梅龙镇。在新生幼儿天真无邪的笑声里,皇太后摈弃了偏见,一家人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孟丽君》元代才女孟丽君为救被权奸陷害的未婚夫--皇甫少华一家,女扮男装离家出走,后中试,官居丞相。元成帝识破丽君乔装,欲纳为妃,丽君不从,后在太后帮助下,丽君得以救忠除奸,与皇甫少华完婚。

《风雪渔樵》书生朱买臣应试落第,颓唐成性。其岳父刘二公逼女儿玉仙与之分离。在朱买臣狂醉中,刘二公气极猝逝。玉仙为激夫励志,做出泼水绝情,逼朱写下休书。而后又将父亲遗银、玉镯,以乡邻王安道名义转赠朱买臣,助其苦读,并忍受了流言的责难,终使朱中举做官,夫妻言归于好。

《梁祝》在中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一起就读。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追到祝家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英台执意下轿,哭拜亡灵,因过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东侧;又传:祭拜时,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李娃传》唐代官家子郑元和,热恋长安名妓李亚仙,因金钱荡尽,被鸨母逐出,流落下层为歌郎,被其父郑北海发现,认为有辱家门,鞭笞至死,弃尸荒郊,然被叫化李四救活。一日,元和行乞市上,被亚仙遇见带归,劝其苦读。但元和恋情,用心不专。亚仙剔目以激励,元和遂发奋攻书,终于中试做官。父子、夫妻、翁媳尽释前嫌,合家团圆。

取得成绩

章瑞虹在各类大赛中频频得奖。1982年获浙江小百花汇演小百花奖;1989年获全国青年越剧演员大选赛荧屏奖;全国戏曲广播演唱个人专题比赛一等奖;上海市第五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配角奖;2001年第七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优秀表演奖;2002年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主演的越剧电视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获戏曲片优秀奖。曾多次赴泰国、香港、台湾、澳门、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艺术人生

在台州越剧团,章瑞虹天赋的好身材,好扮相,好嗓子,加上自尊好强聪敏好思的天性,使她很快在同班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剧团的当家小生,并被提升当剧团的副团长。那时,她真是剧团的骄子,有戏演、有房住,也有不错的待遇,但她并不因此而满足,她想进一步充实自己的艺术家底,以便更上一层楼。1983年,台州越剧团送章瑞虹到浙江艺校培训,在培训班结业公演中,章瑞虹担任了一个主要角色。正是这次公演成为章瑞虹人生转折的一次契机,越剧表演艺术家范瑞娟和其它一些老师就凭这出戏一眼相中了这位来自浙东山区,长着一双活灵灵的大眼睛的女孩,对范派迷恋数载,终于得到了范老师的商识,并被正式接纳为学生、当时章瑞虹的兴奋之情不言而喻。她来到了上海,来到了老师的身边。她可以直接进剧团,但她选择了进戏校。她想扎扎实实地从头学起。戏校三年,正是越剧依然红火,对新人如饥似渴的日子,章瑞虹错过了一次风光扬名的时机,但她没有后悔,她觉得:一位青年演员真正要在舞台上立下脚跟,靠的是自身的修养和塑造人物的能力,如果光会做老师的"拷贝"即使红极一时,也终究要被遗忘。章瑞虹有这份雄心。也有这份自信;她要靠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来赢得观众的认可,她孜孜追求着她的目标。

万事不可强求

几次在艺术上的冲刺都没有成功,章瑞虹不由抱怨戏运不好,但她并没有气馁,重重挫折使她更加成熟和豁达,她悟到:万事不可强求。水到自然渠成,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艺术底蕴。她演戏更加经心,挑戏也更加慎重了,她依然还是倔强,觉得没有意思的戏,即使是头号主角,不演就是不演,即使是个小角色,只要有戏可挖,有人反对她也要上,《紫玉钗》中的崔允明、《孟丽君》中的皇甫少华,就是在这种心绪支配下上演的小角色。特别是崔允明一角,这是她有生以来头一回演配角。当时还有不少人劝她别演呢,可她看中了,便上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这个角色使她赢得了白玉兰配角奖。当初演崔允明,当然没有想到搏奖,只是她珍惜每一次在观众前亮相的机会,懂得保护自己的艺术声誉,况且从学戏开始,她也不知道如何偷懒,于是,她一如既往、象演主角一般地钻研角色。她演崔允明这位书生,不同于一般憨厚敦朴,或缠绵多情的人物,而着力表现人物的耿直仗义,对朋友磊落光明、对嫂子诚心诚意,戏虽不多,但几次出场都个性分明,豪爽而不失书生本色,重情但又不显轻浮,言行举止慷慨大方,颇有老大哥的风范。人物的唱腔并不多,但干净利索、运腔顺畅,与人物的性格相吻合。章瑞虹扮演的崔允明这个人物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真正应验了那句老话: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意外的惊喜

面对一份意外的惊喜,章瑞虹自然舒心不少,但她依然有着更高的企求:什么时候能搏个大奖呢?她依然怀念那些让她全身心投入创造的日子,即使坐卧不宁,也是滋滋有味,她期待着再能演几部能唤起她全部创作激情的新戏。要找到这样的机会并不容易,但她耐心地等待着,等到那一天,她一定会牢牢地抓住它在艺术上更上一层的台阶的。从浙江到上海,章瑞虹揣着的是对越剧的挚爱、对范派的钟情,在上海十年,章瑞虹的这份爱、这份情更加深挚,更加扎实了。对于自已,她谨守这样一个信念: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

个人轶事

尝试漫画式越剧 作为上海越剧院"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系列"的重头戏,由罗怀臻、龚孝雄编剧,曹章瑞虹戏曲剧照系列1 其敬执导的新编越剧《青衫·红袍》,正式建组。范派女小生章瑞虹将在这部首次尝试章回体结构的剧中分饰四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古代文人。该剧的剧本借鉴了《三言二拍》的章回体例,选取观众熟知的古典传奇故事中的人和事,重新编写。全剧以说书人为串联,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为关注点,用历史观照现实,分别讲述了《郑元和纵情声色》、《朱买臣高中得意》、《司马相如林泉卖赋》、《李太白江舟捉月》四个故事。该剧在音乐唱腔方面,将以回归"越剧原音"的质朴为追求,该剧的作曲一改往常"配乐"的习惯,与二度创作同期推进,追求音乐主题和音乐形象的独立。在舞台布景方面,追求的是视觉上的高度简约,设计者从古本图书的插画中获得灵感,并结合本剧的章回体例,营造出视觉上的纯粹和精致。罗怀臻说:"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是希望让越剧回归以才子佳人戏见长的传统。这次我想用现代的视角去解读古代的文人。"